
中國船企蟬聯年度接單冠軍!韓國不服“氣”?
2022年的全球新船訂單爭奪戰大結局終于揭曉!中國船企以絕對領先優勢蟬聯年度接單量冠軍。
據克拉克森12月29日的初步統計數據,2022年,全球新船訂單成交量為4193萬CGT,比2021年減少了22%,但仍高于2015-2020年的訂單水平。其中,中國船企接單量為2034萬CGT,市場占有率為49%;韓國承接了1564萬CGT,市場占有率為37%。以修正總噸計算,中國船企市占率遙遙領先韓國12個百分點。
以上數據來源:克拉克森、中國船舶集團經濟研究中心
這是中國船企自2021年以來連續兩年接單量位居全球第一。而在此之前,韓國曾連續三年保持全年接單冠軍的寶座。
韓國業界人士表示,在全球新船訂單的競爭中,中國船企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已連續兩年位居接單榜首位,這是因為隨著韓國船企超額完成全年的接單目標,已滿足今后3年的工作量需求,船塢資源稀缺,導致LNG船等高附加值船舶的接單機會被中國造船企業搶走。
從新船訂單細分船型來看,韓國在LNG船等氣體運輸船領域的表現依然強勢。
據韓國統計,韓國新接訂單船型按CGT計,依次為LNG船1012萬CGT(65%)、集裝箱船426萬CGT(27%),兩種船型在總訂單量中所占的比重合計達到了92%;中國新接訂單船型按CGT計,依次為集裝箱船676萬CGT(33%)、LNG船440萬CGT(22%)、散貨船332萬CGT(16%)。引人矚目的是,韓國全年沒有承接到一艘散貨船訂單。
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統計,2022年,我國船企繼續鞏固在優勢船型的領先地位,批量承接各類船舶訂單。共有12種船型新接訂單位居全球首位,其中,集裝箱船、散貨船、原油船、化學品船、海洋工程輔助船、汽車運輸船和多用途船等7種船型全球市場份額超過50%,分別達到56.7%、72.2%、63.5%、65.7%、58.2%、87.7%和75.5%。數據顯示,除了LNG船,在主流船型市場,中國船企確實已經全面超過韓國。
注:數據截止至11月底,中國數據來源于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國際數據來源于英國克拉克松研究公司。
韓國業界人士表示,從全年接單船型來看,韓國以氣體運輸船等高附加值船舶為主,而中國除了LNG船訂單大幅增長以外,還承接了大量散貨船以及小型集裝箱船等附加值較低的船舶,訂單船型呈現兩極分化之勢。此外,中國船企承接的新船訂單中,來自本國船東的比例也大大高于韓國船企。
進入2022年以來,由于卡塔爾“百船計劃”項目正式啟動以及俄烏沖突導致全球LNG需求劇增,大型LNG船的訂單出現井噴之勢,韓國和中國船企同時從中受益。
以上數據來源:克拉克森、中國船舶集團經濟研究中心
據統計,2022年全球LNG船新船訂單達到1452萬CGT,比2021年增長了130%,其中韓國和中國分別承接了1012萬CGT、440萬CGT,市場占有率分別為70%和30%。不過,與2021年韓國承接LNG船訂單量582萬CGT、93%的市場占有率相比,中國的LNG船接單量和市場占有率大幅增長。2021年,中國LNG船的訂單量為46萬CGT,市場占有率僅有7.4%。
為此,韓國業界人士表示,這是韓國造船業超量接單導致LNG船建造船位不足給中國帶來的暫時性反射利益。與在全國各地擁有大量造船廠的中國不同,韓國的船塢數量有限,目前的LNG船建造船位已預約至2026年底,而希望快速得到LNG船供應的船東們只能到中國船企下單,導致中國的LNG船市場占有率大幅增加。
LNG船是國際公認的高難度、高技術、高附加值船型,預計旺盛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到2023年,這對韓國造船業來說,仍然是積極因素。韓國業界相關人士表示:“雖然與中國相比,韓國在接單數量上大幅下降,但通過實施以LNG船等高附加值船型為中心的選擇性接單策略,船企的收益性有望得到進一步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