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銀金租發揮引領效應 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2022-12-20 15:30:01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實體經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也是保障人民群眾生活的物質基礎。其中,航運業作為全球貿易運輸的關鍵組成部分,是實體經濟資源流動的重要載體,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金融租賃公司在國際航運市場中的影響力逐步擴大。據英國造船和海運業分析機構克拉克森研究(Clarksons Research)統計,我國航運租賃存量船隊已占全球船隊規模的8%,未交付船舶占全球在手訂單的11%,目前涉及船舶租賃業務的租賃公司達到84家。
據介紹,國銀金租作為立足深圳、香港上市、輻射全球的金融租賃企業,近年來積極推動深港兩地航運金融協同發展,通過探索借助深港兩地、法律服務相關領域優質資源,推動深港兩地充分發揮深港各自優勢,彌補短板,加強深港兩地航運金融、航運經濟、船舶管理、航運法律等服務政策、資源、空間協同聯動,一方面持續發展壯大公司船舶金融租賃業務板塊,另一方面推動深圳航運產業由基礎航運逐步向“港口航運+航運服務”綜合型航運中心發展升級的改變,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全球資源調配能力和國際國內輻射能力持續提升方面做出積極貢獻。
國銀金租的船舶業務,尤其是經營租賃船舶業務經過多年的布局與發展,有力支持了航運、造船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為國際航運市場及“一帶一路”等全球貿易提供了低成本、可持續、安全可控的運力保證。
航運是強周期性行業,經歷過2008年金融危機前創紀錄的繁榮期后,金融危機爆發疊加航運繁榮期大量投資的船舶導致供給嚴重過剩,進而使航運跌入谷底。自2008年以后,市場起起伏伏,既有2009-2010年小陽春景氣,又有2015-2016年創記錄新低。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爆發以來,航運市場再次陷入低迷,運費和船舶資產價值大幅下滑,航運市場、新造船市場以及二手船市場一度降至冰點。國內絕大多數船廠都接不到新訂單,已有訂單也面臨著被部分船東推延接船甚至棄船的困難。
在國內船廠生死存亡之際,國銀金租深刻理解船廠面臨的艱難困境;趯H航運市場趨勢專業研判和風險管控的底氣,也依賴于公司長期在專業領域構建的強大資源調配和體系化協作能力的支撐,國銀金租統籌協調船舶監理、船級社、船舶管理等單位,最終排除萬難、逆勢接船,全力配合船企復工復產,有效支持了實體經濟。2020年疫情期間,國銀金租分別從5家國內船企按期接收19艘新造船舶,并及時支付船款,解決了造船廠的燃眉之急。
此外,金融租賃公司作為金融船東可以直接影響資金資源配置,將資金投放到綠色環保、技術先進、具有高附加值的船舶投資上,促進我國造船業發展壯大、轉型升級。國銀金租還積極與國際航運公司溝通,促進其在中國船廠下單,助力我國船舶業的結構優化、技術升級。
國銀金租自2017年開始訂造新造船以來,已與國內近10家船廠簽訂新造船訂單,涉及綠色環保型新造船70余艘,切實提升了金融供給與實體經濟的匹配性,引導金融資源更好地支持我國造船業。
數據顯示,全球貿易85%以上的貨物通過海運運輸,穩定安全的運力資源控制對保證國家經濟命脈、確保全球貿易穩定暢通有著積極重要的作用。截至2022年6月30日,國銀金租擁有各類船舶共計259艘,其中經營租賃224艘(其中在營船舶186艘,在建船舶38艘),經營租賃船舶占比86%。經營租賃出租人對船舶“實物”控制要明顯強于融資租賃,有利于租賃公司切實控制船舶運力。國銀金租出租的186艘在營船舶包括散貨船152艘、成品油輪31艘、LNG船3艘以及郵輪1艘,國銀金租船隊承擔著鐵礦石、糧食、成品油、天然氣等多種戰略物資的外貿運輸任務,確保了實體經濟的安全平穩發展,并為經濟全球化進程產生積極影響。
國銀金租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守“聚焦主責主業,強化專業化能力建設”、“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成效”兩大定位,繼續保持自身良好經營態勢,在服務實體經濟中主動擔當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未來,國銀金租將繼續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發揮好金融租賃優勢,并結合自身專業化水平,持續助力我國航運業、造船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并為全球航運業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