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J重工承接大型兩棲攻擊艦“獨島”號性能改良項目
11月29日,韓國HJ重工(原韓進重工)宣布獲得韓國防衛事業廳大型兩棲攻擊艦(直升機登陸艦)1號艦“獨島”號性能改良項目,項目總金額1808億韓元(約合1.36億美元)。
該項目也被稱為“韓國型大型兩棲攻擊艦性能改良系統開發項目”,是為了更換“獨島”號搭載的老舊作戰系統和雷達等裝備,保障作戰執行能力和后續軍需支援的事業。
“獨島”號是韓國海軍第一艘全通甲板兩棲攻擊艦,艦長199米,寬31米,吃水7米,標準排水量13500噸,滿載排水量1.8萬噸,采用4臺LM-2500燃氣輪機,單臺功率30000馬力,總功率120000馬力,最大航速23節,最大續航力8000海里。該艦可搭載300多名艦組人員,配備了近程防御武器系統(CIWS)和防御艦對艦導彈的射程為12公里左右的導彈(RAM), 采用荷蘭泰利斯公司的SMART-L型D波段固態三坐標遠程搜索雷達。此外,還可以運載7架中/大型運輸直升機、6輛坦克、7輛登陸突擊裝甲車、10輛卡車、3門野戰炮、2艘高速登陸艇,其最大運載兵力為700人,并可裝載5000噸的物資裝備。
“獨島”號由HJ重工負責建造,2002年10月簽訂建造合同,造價約6.5億美元,2005年7月下水,2007年7月服役。該艦是一艘海上機動部隊或登陸機動部隊的旗艦,用于指揮和控制艦對艦、艦對空、反潛戰等海上作戰,并可為登陸作戰運送兵力和武器裝備,同時還適用于海上救援、國際維和、在外國民撤退等活動。
韓國業界人士表示,“獨島”號性能改良項目是在去年年底大宇造船完成韓國海軍3艘“廣開土大王”級(KDX-I)導彈驅逐艦現代化升級改造工程后,作為韓國海軍艦艇性能改良后續項目實施的,將通過換裝更先進的國產作戰系統,提升作戰指揮能力以及防空探測能力等。
據了解,同樣由HJ重工建造的“獨島”級兩棲攻擊艦2號艦“馬羅島”號采用了法國泰雷茲“SMART-S” MK.2的韓國國產版本“SPS-550K”有源相控陣雷達,并安裝了16單元的韓國國產K-VLS垂直發射系統,替換了原有的近防武器系統,可裝填韓國國產海弓中程防空導彈和紅鯊反潛導彈。其搭載的導航雷達、反艦導彈防御系統等武器系統和螺旋槳、升降機全部實現了國產化。
HJ重工是韓國代表性的艦艇建造廠家,1972年開始建造韓國首艘國產警備艇“學生號”,開啟了韓國高速艦艇時代,1974年被指定為“韓國防衛產業體1號”,為韓國海軍設計并建造了高速登陸艇(LSF)、新一代高速艇(PKX)等大量主力艦艇,特別是2007年7月和今年6月成功交付了韓國海軍大型兩棲攻擊艦“獨島”號和“馬羅島”號,順利完成了韓國海軍“LP-X”項目,作為韓國唯一一家設計、建造大型兩棲攻擊艦的造船企業廣為人知。
通過此次承接“獨島”號性能改良項目,HJ重工也證明了自身在艦艇性能改良領域具備的強大競爭力。HJ重工去年成功出售后已重新進入商船建造市場,在具有優勢的集裝箱船建造領域擴大民船業務的同時,積極投入防衛產業特種船舶事業,期待通過民船和軍船建造“雙軌戰略”實現協同效果的最大化。
HJ重工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將通過成功進行‘獨島’號的性能改良,增強國家防衛力量,盡到作為國防企業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