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緒銀履新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曾從事長江航運管理工作多年
2022-12-06 09:35:00
來源:南方都市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12月5日,據人社部官網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付緒銀為交通運輸部副部長。
此番履新前,付緒銀為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局長、黨委副書記。11 月16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主持召開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 組會議暨聯防聯控機制會議。部領導戴東昌、徐成光、付緒銀,部總師出席會議。該信息顯示,付緒銀已任交通運輸部部領導。
付緒銀長期在交通運輸部門工作,曾任交通部救助打撈局副局長、交通運 輸部財務司副司長、 長 江 舟亢道局局長等職。2021年3月起,付緒銀任長江 航務管理局局長,領導長航局全面工作,分管人事教育處(公務員管理處)、機關黨委(宣傳處)。
付緒銀。資料圖
在交通運輸系統工作,曾從事財務工作多年
公開資料顯示,付緒銀,男,漢族,1965年5月出生,天津薊縣人(今薊州區),1987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高級會計師。
付緒銀一直在交通運輸系統工作,此前主要從事財務方面相關工作。1992 年4月,付緒銀進入交通部,歷任財務司副主任科員、水路資金處處長, 1998年任交通部財務司事業財務處處長(期間掛職任重慶江津市委副書 記)。2005年12月付緒銀調任交通部下屬單位長江航道局副局長兼總會 計師,2008年機構改革后,2009年6月出任救助打撈局副局長。2012年3 月,付緒銀回到交通運輸部財務司,任副司長,兩年后履新財務審計司副司長。
2015年3月,付緒銀轉任長江航道局局長兼黨委副書記,次年5月兼任長 江航務管理局黨委副書記,2021年3月出任長江航務管理局局長、黨委副書記,直至此番履新。
據官網介紹,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以下簡稱為長航局)為交通部 派出機構,受交通部委托或法規授權行使長江干線(四川宜賓——上海長 江口,干線航道里程2808公里)航運發展規劃、運輸市場監管、水上安全 監督、航道整治維護、三峽樞紐通航等政府行業管理職能。2009年,隨國家大部制改革,經國務院批準定名為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
付緒銀。資料圖
2016年,交通運輸部領導實施深化長江航運‘管理體制改革,長江干線海 事、航道實現了集中統一管理。目前,長航局下轄長江海事局(含江蘇海 事局)、長江航道局(含長江口航道管理局)、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中 國水運報刊社和長航總醫院等10個單位,還有49個基層局,遍布長江沿線大中城市,全系統現有職工3.2萬余人。
長江航運市場“內卷"嚴重,要優化市場供給結構
長江航運是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成渝地區雙城 經濟圈等國家戰略的重要支撐,是長江經濟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 成部分。今年9月,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局長付緒銀在中國水運報 發表了署名文章表示,長江航運最基本的規律是運輸規律,找準長江航運 高質量發展的正確方向,核心是要準確把握運力與運量的供需關系,優化調整運力結構,推進運輸市場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近十年來,長江航運供給結構不斷優化調整,但供需失衡的矛盾仍然突 出。”付緒銀在該文章中提到,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長江航運市場“內 卷"嚴重,長江運價不升反降,企業虧損面明顯擴大。長江航運發展雖然有 周期性、總量性問題,但供給、需求適配性不佳這一結構性問題最為突 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下一步,長江航運要準確把握運輸規律,重點突出優化市場供給結構這一主攻方向。
11月22日,付緒銀以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的身份在“2022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
推動航運更加綠色、智慧、韌性發展是必然要求
11月22日,付緒銀以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的身份在”2022北外灘國際航運 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航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國 際貿易的重要橋梁和紐帶。過去一年,中國航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保通 保暢和安全生產工作,港口航道整體平穩有序暢通,港口貨物吞吐量再創 新高,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國港口 分別占8席和7席;海運連接度保持世界領先,航線網絡遍布全球,承擔了 中國約95%的外貿貨物運輸量;海運服務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控制的海運 船隊運力規模達3.5億載重噸,穩居世界第二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服務能級持續提升,現代航運服務業加快發展。
他指出,推動航運更加綠色、智慧、韌性發展,是積極應對國際航運碳排 放要求、提升航運安全韌性水平、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必然要求。針 對航運業發展趨勢,他提出未來發展的三點倡議:堅持生態優先,發展綠 色航運。加快運輸結構調整優化,建設綠色航運基礎設施,推動航運清潔 低碳轉型;堅持創新引領,增強發展動能。提升基礎設施數字化水平,推 動智能航運技術創新與應用,提升航運服務智能化水平;統籌發展和安 全,提升安全韌性。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著力提高運輸便利化水平,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