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NG船即期日租金漲至近40萬美元再創新高
2022-10-20 09:34:15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當前,歐洲對于天然氣的極度渴求,導致了運送天然氣的LNG船運費飆漲。
根據Spark Commodities收集的船舶經紀商最新數據,目前大西洋盆地(注:指美國東部和墨西哥灣沿岸地區Gulf Coast、加勒比海地區、歐洲和西部非洲)租用一艘LNG船的成本,從2月份每天1.43萬美元漲至39.75萬美元,上漲幅度超過26倍,已超過去年創下的歷史新高。這一數字,刷新了近10年來LNG船即期租金。
LNG運費高漲的背后,是歐洲能源緊缺和LNG裝備(船)緊缺導致的。國際能源署表示,地緣沖突使歐洲迫切渴求能源,今年前8個月,歐洲對液化天然氣的需求同比增長了65%。
10月18日,德邦證券機械行業分析師倪正洋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LNG運力在未來2-3年將有大幅釋放,主要來自新船交付。目前來看,LNG運輸船舶建造市場基本面向賣方市場傾斜。”
能源危機致LNG造船訂單暴漲
今年以來,雖然新船訂單量整體下滑,但LNG船訂單卻“一枝獨秀”逆勢大增。
克拉克森數據顯示,前8個月全球LNG船新船訂單量已經達到了111艘,超過去年全年的86艘,刷新歷史紀錄。同時,17萬方大型LNG船的建造成本也一路上揚,從去年同期的每艘1.9億美元左右增至目前的約2.4億美元左右。
根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數據,今年前8個月,國內新接造船訂單中,LNG船占11.2%,這一比重較去年提升不少。截至今年7月底,世界氣體運輸船以124艘、913萬CGT的成績超過集裝箱船成為到目前為止市場份額最多的主力船型,其中大型LNG運輸船成交101艘,突破年度成交紀錄。
LNG造船訂單暴漲與下游海運市場需求旺盛密切相關。
隨著北溪1、2號的徹底中斷,來自美國的天然氣成為歐洲能源供應核心。隨著橫跨大西洋的天然氣運輸量暴增,對LNG船的需求也大幅提升。
截至2022年6月底,全球共計696艘LNG船,其中約80%船為項目船(定期船),無法在短期內從事即期市場運輸。船舶經紀公司Poten&Partners商業情報主管杰森·費爾(Jason Feer)近日在公開場合表示,未來兩個月內,大西洋海域中已沒有一艘LNG船可供租用。
于是,造LNG船增加運力來改變現狀成為船東們的解決船不夠問題的主要方式。但目前,LNG船的主要制造國韓國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26年,因此一部分LNG船訂單轉到中國。
“2020年開始,疫情下運力持續緊缺,海運市場受各國經濟刺激影響快速復蘇,海運價格尤其是集裝箱船運價暴漲,集裝箱船訂單在2021年率先迎來爆發式增長,而后油運和LNG船即期價格大漲,受此影響造船業重新迎來久違的新一輪景氣周期。”頭豹研究院分析師在研報中指出。
國內多家頭部船廠收獲大量LNG船訂單
“原本運輸氣體主要流向中日韓等國家,但是近期歐洲的需求很大,很多天然氣直接運往歐洲市場。以美國為例,其采天然氣價格很低(僅次于世界最低的卡塔爾),與中歐交易都有利潤。但因歐洲對天然氣需求猛增,導致很多LNG船改變以往的東亞航線轉向了歐洲,于是LNG船需求也開始爆發。”對于LNG船訂單爆漲,一位造船廠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說。
今年8月底,中國最大民營船廠揚子江船業在一次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韓國的LNG船訂單已經排到了2026年。按照接單時間和造船周期來看,在無船可用的情況下,現在下單,最早一批LNG船造完也要到兩年半以后。
作為三大海上明珠之一的LNG船,其建造難度頗高,即便在世界造船主力軍的中日韓三國,也僅有少數企業能完成一艘LNG船的建造。日本最近兩年停止了LNG船的接單。韓國LNG船訂單占全世界的六成,中國占比三成。在中國,能建造LNG船的有滬東中華、江南造船、大船重工和招商輪船。
從國內造船廠公開披露的信息來看,頭部船廠今年接到的LNG船訂單占世界總訂單量比重明顯上升。據不完全統計,中國船廠今年已經承接了多達32艘LNG船訂單,遠遠超過了去年全年中國LNG船14艘的接單量。
年初,中國船舶全資子公司江南造船與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簽訂了2艘17.5萬立方米LNG運輸船建造合同。大船集團在今年上半年承接了首份大型LNG船訂單。今年9月份,丹麥船東CelsiusTankers與招商局重工(江蘇)簽署了4+8艘18萬方LNG船建造意向書,預計首制船將在2025年交付,其余在2026年至2027年交付。每艘新船價格約為2.31億美元,備選訂單全部生效后12艘船總價將達到27.7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9.26億元)。根據揚子江船業此前的規劃,合資企業揚子三井造船將在2023年前后建造2萬至4萬立方米級的中型LNG船,在2026年前后建造18萬立方米級大型LNG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