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價連跌27周!集運市場反彈要到明年二季度?
盡管春節前貨運量有所增長,但集運運價仍然在持續下跌,預估市場要到明年二季度才開始反彈。
根據上海航交所12月23日發布的最新數據,上周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下跌16.2點至1107.09點,連續27周下跌,跌幅也從之前一周的1.3%又擴大至1.44%,除了地中海線運價上漲外其他遠程航線均續跌。
其中,遠東到歐洲線運價在之前一周回升后已經再次轉為下滑,上周每TEU運價下降1美元至1049美元,漲幅0.1%。遠東到地中海線每TEU運價連續第三周上漲,每TEU續漲45美元至1896美元,漲幅2.43% 較之前一周的 0.5% 擴大,顯示歐洲線運價正在筑底回穩。
與此同時,遠東到美西線每FEU運價周跌5美元至1418美元,跌幅較之前一周的 0.49% 再收斂為 0.35%。遠東到美東線每FEU運價周跌73美元至3096美元,跌幅2.3%,較之前一周的3.67%持續收斂。
亞洲方面,遠東至日本關西及關東每 TEU 運價320~330美元,均下跌10美元;新加坡線每TEU運價下跌16美元至189美元,跌幅擴大至7.8%。
據了解,SCFI指數在2018-2019年間大致在800-1100點波動,2020年起受到疫情影響,缺工、塞港造成全球供應鏈混亂,SCFI指數一路上揚,在今年一季度曾達到歷史高點的5109點。然而,今年下半年以來運價長達6個月走跌,顯示疫情紅利時代結束。
盡管SCFI指數持續走跌,但多家集運公司近期均表示,已經看到春節前的出貨潮。長榮海運稱,春節前小旺季效應發酵,目前美國線裝載率已達 90%,因此該公司對美國線發出 GRI 漲價通知,預計 1 月起每 FEU 將調漲 1000 美元,但還是要觀察客戶接受程度。
業界人士指出,12月歐洲從亞洲進口貨量高于11月,支撐運價止穩,其中地中海航線以拼箱貨居多,加上多數為中小型集裝箱船在運營,現貨價議價較占優勢;反觀美國線貨量有限,卻有來自各國船公司殺價搶貨,尚有利可圖的美東線仍是殺價重點。
隨著遠洋線運價下行空間日益有限,集運公司勢必將繼續加大控艙力度穩運價,估計目前減班率超過30%,春節后減班率可能拉高到50%,預期明年一季度市場較清淡,業界普遍看好第二季度貨量與運價可能開始反彈。
分析師稱,市場回溫關鍵在于歐美去庫存,雖然中國解封帶來短期正面消息,但解封要面臨的感染率升高問題已逐漸顯現,將影響中國制造業開工率,為出貨帶來沖擊。此外,歐美圣誕節銷售旺季即將結束,明年一季度又是淡季,供需兩端前景都有憂慮,預估明年美國線長約價下修可能達70%。另一方面,目前歐洲線則陷入貨主與集運公司因為長約價談不攏,雙方進入相互觀望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