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計17家!日本造船業“白名單”船廠再添一員
日本政府扶持造船業的“白名單”制度增加至17家船廠,以建造小型內航船為主的山中造船成為最新一家,將有資格獲得低息貸款和稅收減免。
12月16日,日本國土交通省宣布批準山中造船的“業務基礎強化計劃”,包括開發能同時降低碳排放和減少船員負擔的新一代內航貨船,以及利用數字化技術等提高生產工藝效率。業務基礎強化計劃實施時間為2022年12月至2027年11月。
山中造船認為,在日本國內航運業對碳中和以及工作方式改革的要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需要研發新概念船舶,通過進一步節能以及電動化等改善船業工作環境,為此該公司將著力開發下一代節能、高性能船,以滿足客戶需求。同時,為了提高從新船開發到生產的效率、推進數字化,該公司將通過導入平板電腦等方式提高工廠和船內工程圖紙等信息共享的效率,推進作業標準化、進度可視化。
據介紹,山中造船成立于1951年,主要以建造內航貨船、水泥船和集裝箱船為主。山中造船專利的499噸型貨船能夠兼顧鋼板運輸需求和節能性能,累計建造實績超過100艘,成為以鋼材為主要貨物的內航貨船標準船型。
包括山中造船在內,至今已經有累計17家造船集團被列入日本國土交通省“業務基礎強化計劃”的白名單。按照規定,獲批的船廠可以獲得政府系金融機構的長期低息貸款,并對設備投資適用稅收優惠政策。與此同時,對于在獲得政府認可的造船廠訂造新船的航運公司,也將提供船舶固定資產稅減免等支持措施。
2021年5月,日本政府對《海上運送法》、《造船法》、《船員法》、《船員就業保障法》、《內航海運業法》、《船舶安全法》等6部法律進行了部分修訂,組成《海事產業強化法》一攬子方案并頒布實施。
作為造船業支持措施的一部分,《造船法》將鼓勵船廠進行業務重組并提高生產力。造船廠制定包括與其他企業合作在內的“業務基礎強化計劃”經由日本國土交通省認可之后,可以獲得政府系金融機構的低息貸款,并對設備投資適用稅收優惠政策。
2021年9月,日本國土交通省批準了大島造船、川崎重工、日本造船聯合(JMU)和三浦造船四家船廠的“業務基礎強化計劃”,這是首批獲得批準的船廠。同年12月,今治造船集團、新來島造船集團、內海造船、旭洋造船、三菱造船、福岡造船集團和名村造船集團成為第二批獲批的7家船廠。今年1月,佐佐木造船和本瓦造船成為第三批獲批的船廠。3月,常石造船成為第四批獲批的船廠。之后,國土交通省又分別在6月和10月批準了淺川造船、四國船塢的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