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急!韓國造船業遭遇內外罷工“雙重夾擊”
今年接單形勢大好的韓國造船業遭遇外部材料設備供應鏈配套企業和內部三大船廠同時罷工的“雙重夾擊”。
據悉,韓國全國民主勞動組合總聯盟旗下韓國貨物運輸工會“貨物連帶本部”從11月24日開始舉行總罷工,至今已經持續了一周以上,已導致韓國船企設備和材料配套供應中斷。盡管韓國船企未雨綢繆,提前準備了一段時間的庫存,但中小造船企業擔心,如果物流持續出現問題,從12月5日開始鋼材不足的問題就可能會出現。
據韓國造船業界11月30日透露,韓國三大船企現代重工集團、大宇造船、三星重工在“貨物連帶本部”上月舉行總罷工決議大會后采取緊急行動,提前得到了設備和鋼鐵等材料的供應,預計到12月中旬為止,對工程作業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某大型船企人士表示:“目前,‘貨物連帶本部’的罷工還沒有造成太大的問題。不過為了應對罷工長期化的可能性,公司正在持續密切觀察相關動向。”
雖然K造船(原STX造船海洋)、大韓造船、大鮮造船等中小船企也提前準備了一些庫存,但由于庫存空間有限,韓國業界認為這些船廠很難堅持2周以上。某中小船企人士表示:“每天,生產、采購部門都會召開檢查庫存情況的會議。其中鋼材的庫存最為緊缺,如果不能追加供應,從12月5日開始,從分段組裝等基礎工程開始就會受到影響。”
中小船企最擔心的是船舶建造工程可能會因此延誤。因為一旦延誤,不僅要向船東賠償違約補償金,還會對下一艘船舶的建造日程產生影響。另一家中小船企的相關人士表示:“公司本來就因人力不足問題導致作業進度緩慢,如果連材料供應也出現了問題,對我們來講真的是雪上加霜。即使‘貨物連帶本部’的罷工馬上結束,企業也要為了確保材料供應量而競爭,因此公司計劃到年底前,將啟動‘緊急經營體制’來運轉。”
韓國鋼鐵企業也同樣焦慮不安。據韓國鋼鐵協會透露,自“貨物連帶本部”的罷工開始以來,累計已有約60萬噸的鋼材未能出貨?紤]到目前的鋼材平均價格為每噸130萬韓元,推算會造成7800億韓元規模的銷售遞延虧損。據悉,韓國造船企業和鋼鐵企業原計劃在11月內完成船用厚板的價格談判,但由于“貨物連帶本部”的罷工,價格談判正在面臨困難。
同時,由于年度薪資集體協議談判陷入困境,現代重工集團旗下現代重工、現代尾浦造船、現代三湖重工三家船廠工會也宣布將于12月6日和12月7日分別進行4小時及7小時的聯合罷工行動,并從12月13日開始無限期總罷工。對于現代重工集團而言,三家船廠工會同一天一起罷工尚屬首次。
韓國業界人士表示,今年前10個月,韓國造船業累計已承接了261艘、1465萬CGT的新船訂單,手持訂單量也達到了3675萬CGT,形勢正在向好,但是如果“貨物連帶本部”的罷工持續下去,再加上現代重工集團3家造船子公司工會即將舉行罷工,這將造成船舶建造工程的延誤,從而削弱韓國造船產業的競爭力。
出于這種擔憂,韓國造船海工裝備協會(KOSHIPA) 等16個團體參與的韓國產業聯合論壇(KIAF) 發表聲明稱:“以安全運費制為借口的‘貨物連帶本部’罷工是集體利己主義。希望立即停止,重返旨在制定合理對策的對話。”
現代重工集團也正在尋求和工會進行接觸,F代重工集團相關人士表示:“我們每天都與工會進行集中交涉,尋找切入點,將通過對話,為圓滿結束談判而竭盡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