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陀推動修造船產業鏈供應鏈互聯協同
2022-11-29 09:41:00
來源:浙江新聞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坐在辦公室里,就能全方位實時監控船舶建造情況,太方便了!”近日,深圳市聯成遠洋漁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打開“船舶智造e建通”平臺,登錄船東系統頁面,點擊“云監造”選項,遠在舟山建造的兩艘玻璃鋼漁船建設實景清晰呈上屏幕。“不僅整個建造進度一目了然,設計方案、設備詳情、階段性質量檢測報告等信息都可即時查詢。”
缺乏技術標準規范、質量管控不嚴、行業內各方各自為戰,一直是制約國內新材料船舶發展的因素。近年來,普陀區聚焦漁業安全生產和綠色低碳發展,以傳統鋼質漁船迭代升級為契機,建設并上線“船舶智造e建通”應用。“在新材料船舶整個建造過程中,我們將船舶的設計、生產、管理、檢測、交易等環節進行了全流程數字化管控,生成包括設計圖紙、建造記錄、維保資料等數字檔案,從而實現船舶全流程質量追溯、全生命周期服務。”平臺研發、運營方,舟山中創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賀波介紹,截至目前,該平臺已交付107艘新材料船舶,交易額近5.3億元。
為破解行業技術標準滯后、質量管理落后等痛點,平臺聯合國家漁業裝備科技創新聯盟,組建團體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定完善玻璃鋼漁船標準化管理體系,已完成生產企業要求、船體成型技術、監理檢驗辦法等9項團體標準;針對專業設計力量不足、適漁性船型缺乏等難點,則聯動國內外船舶設計機構,完成金槍魚延繩釣船、帶魚釣船、刺網漁船等37種玻璃鋼漁船設計方案,在平臺上發布共享。
“我們通過平臺打造的兩艘玻璃鋼帶魚延繩釣船均已投產,不僅安全環保,經濟效益也很不錯。我們計劃再造4條,目前已完成圖紙設計。”舟山正豐漁業專業合作社社長李正峰高興地告訴記者,此次他們在原先船型的基礎上,又提出了一些個性化需求,“在平臺提交了需求,很快就得到了高質量的設計,省力又省心。”
點開該應用的“裝備在線”模塊,10750種產品逐一呈現,供應商遍布15個國家及19個省份,大到一臺輪機,小到一枚螺絲,都可對比選擇,有效降低造船成本。此外,平臺還吸引設計院12家,造船廠23家,合作金融機構8家,推動產業鏈供應鏈互聯協同。“下一步,我們會繼續優化配套服務,比如通過‘數字孿生’可視化平臺,掌握故障點位,遠程指導提出解決方案等。”賀波說。
普陀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普陀將以“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為引領,全力打造新材料船舶產業發展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