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換裝韓國國產作戰系統!大宇造船完成3艘驅逐艦升級改造
12月28日,由大宇造船承擔的韓國海軍廣開土大王級(KDX-I)導彈驅逐艦“乙支文德”號性能改良工程完工,并在慶尚南道昌原市鎮海海軍基地交付,將在進行整訓后盡快形成戰斗力。至此,大宇造船承擔的3艘KDX-I導彈驅逐艦現代化升級改造工程全部完成。這是大宇造船繼完成潛艇性能改良工程之后,在驅逐艦領域實現的新突破,展示了其在潛艇和水面艦艇性能改良領域的技術實力。
通過此次性能改良,“乙支文德”號的作戰系統從原來的進口產品全部換裝為韓國國產產品,作戰指揮能力進一步提升,數據處理能力提高了近百倍。此外,還搭載了最新的拖曳式線列陣聲納(Towed Array Sonar),水下目標探測及追蹤性能得到大幅提高,反潛能力明顯增強。
上世紀90年代,大宇造船共建造了3艘KDX-I導彈驅逐艦,分別是于1998年7月、1999年9月和2000年7月列裝服役的“廣開土大王”號(DDH-971)、“乙支文德”號(DDH-972)和“楊萬春”號(DDH-973)。該型艦滿載排水量3900噸,艦員170名,艦長135.4米,艦寬14.2米,吃水4.2米,最大航速30節,巡航速度18節,續航力4000海里。其中,“乙支文德”號一直作為韓國海軍近海艦隊的指揮艦執行任務。
KDX-I導彈驅逐艦是從基本設計到實現電力化,以純粹的韓國國內技術獨立研發的驅逐艦,也是韓國海軍第一型具備對空、對艦、反潛作戰能力的艦艇,被認為是韓國之后開發的KDX-II驅逐艦、KDX-III宙斯盾艦技術的基礎。
韓國軍方為了延長這3艘KDX-I驅逐艦的壽命,從2016年開始推進老舊作戰系統、傳感器等設備的改良。2018年,大宇造船從韓國防衛事業廳承接這了3艘驅逐艦性能改良項目。
艦艇性能改良項目,是將艦艇的主要裝備和系統更新為最新型并使其發揮與最新型艦艇相同性能而升級的業務,比起建造一般艦艇的業務,技術難度更高,只有對艦艇有高度的理解和技術力才能成功。特別是作為艦艇“大腦”的作戰系統與艦艇的所有系統相連,因此作戰系統性能改良應與首制艦的建造一樣進行詳細設計。為了保障并提升艦艇的綜合性能,必須將作戰系統與艦艇的所有裝備完美地連接、聯動。有評價認為,大宇造船在開發、建造韓國目前所有型號的驅逐艦方面有著深刻的理解,其卓越的技術力奠定了此次KDX-I導彈驅逐艦性能改良項目的基礎。
“楊萬春”號、“廣開土大王”號已分別于去年9月和今年10月完成了性能改良,重新交付給了韓國海軍。
韓國防衛事業廳艦艇事業本部長方極哲表示:“以KDX-I性能改良項目的最后一艘艦艇‘乙支文德’號的交付為標志,韓國海軍水面艦只成功完成了首次性能改良工程。我們將以KDX-I性能改良項目的經驗為基礎,順利地推進大型兩棲登陸艦‘獨島’號等艦只的性能改良等今后計劃的項目。”(王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