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工市場前景不明!全球五分之二鉆井平臺仍停運
聯合早報1月30日報道,全球有五分之二鉆井平臺仍暫停運作,油氣領域資本支出(CAPEX)預計復蘇緩慢。
盡管冠病疫苗面世讓全球經濟活動今年有望恢復常態,使國際原油價格出現回彈趨勢,但分析師坦言,對于岸外與海事領域來說,油價上漲并不等同于訂單增加。
全球油氣領域在2014至2020年期間已把資本支出削減49%,到2025年料按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4%恢復,低于證券行分析師去年1月所預期的6%,更不及2010年至2014年期間CAGR的12%。
挪威Rystad Energy的報告顯示,全球油氣行業在疫情期間顯著放緩,去年共啟動43輪油氣勘探許可證出售招標,跟前年相比銳減56%,獲準探區面積為32萬4000平方公里,是2002年以來最低的水平。
在探區面積一旦發現足夠數量的新資源,油氣公司便要決定是否開發,這過程十分耗資且長達數年。
Rystad Energy分析師Palzor Shenga指出,全球五大油氣巨頭去年不僅縮減探區面積,更削減資本支出,包括英國石油(BP)、?松梨冢‥xxon Mobil)和雪佛龍(Chevron),勘探活動減少意味著五年之后可能面臨供應缺口。
大華繼顯證券研究部主管羅森容預期,未來12個月至18個月鉆井活動將大幅減少,因此他認為鉆井平臺的訂單也會跟著疲弱。
羅森容在報告中引用鉆井平臺市場研究公司Bassoe Analytics數據指出,升降式和半潛式鉆井平臺去年使用率分別為60%和40%,未簽訂合約的鉆井平臺在全球比率達四成。
另外,國際原油價格自去年回彈,本月一度觸及近一年來的最高水平,布倫特(Brent)原油截至周五晚上6時報55.75美元,美國WTI原油報52.41美元。
盡管油價上漲能推動石油巨頭增加資本支出,但輝立證券研究部高級投資分析師蔡棟梁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這還取決于其他因素,包括企業對石油市場前景的看法、對油價上漲可持續的看法等,因此這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轉換至岸外及海事領域的訂單,估計后者到了今年下半年才會受益。
羅森容直言,除非全球疫苗接種有效,當前第二波或第三波疫情也迅速獲得控制,岸外及海事領域到明年才有復蘇機會。
